我有一位朋友,这里仅仅是举个例子,并非批评。她喜欢看针砭时弊的杂文,尤其喜欢龙应台的《野火集》。有一次和她交谈,惊讶于她竟然又如此之多的戾气而不自知。比如她给我说高中的时候和老师当堂对峙,以此认为自己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人,但是在我看来明明有更温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在她看来这就不是干大事了,这让我很惊讶。更有甚者,在她批判我们大学的时候,竟说出:“这里的学生只能看到人生的下一步而我能看到他们更长远的未来。”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我问她:“你看过《悲惨世界》或者《红楼梦》吗?”她当即说道:“没有,我只看针对当下中国的文章。”我笑了笑,我们之间的交谈就此打住,虽然之后我们仍然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我可能再也不会和她深入交谈了。
对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本书、一段经历就好像江河或者小溪汇入大海,而这大海便是我们的内心。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就好像湍急但水流量又比较小的小溪,汇入那些比较浅的水洼才会激起水花,而对于那些内心已成汪洋的人来说,会有触动,但不至于一下子就被煽动起来。这大概就是我那位朋友的症结所在。像是《悲惨世界》或者《红楼梦》,以及那些闪耀在人类文化殿堂的大著作,都是携带有巨量水流的大江大河,是构成我们内心大海的主要来源。若将作者的思想比作河流里的生物,那么譬如长江黄河,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换言之就是作者自己完整地思想体系,而小溪中偶尔出现的小鱼小虾,则只能说是思想的碎片了。
我算得上一个不喜欢争论的人,在简书上也尽可能避免在热点话题上发声,我所期待的争论是在一个命题下思考过的人写文章系统阐释自己的观点而非一味地反驳,投射到交谈中,我希望是参与谈话的人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非在别人论证的某一环节中打断别人开始反驳,更可恶的是那些拼命把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来炫耀自己的才学的人。
按照英国作家萧伯纳的说法:“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候好像每个人都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自己手中的是不是烂杏都往外抛,此时麦克白应该出场:“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有时候我会为了避免引起争论而刻意避免表达我的真实想法,但是总有人并不因为我的温和而放弃他们批驳的权利,在此我也不管这么多了。我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知识或者经验大约对等的前提下,而能与我进行有价值交谈的人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就是能用文字系统表达自己的想法,换言之就是有写一篇文章的能力。那些满脑子“思想碎片”的人的充满的激情但是不成体系,只会对某一看似不平等的现象展开抨击的同时竟混淆着“平等”和“平均”;而那些辩论技巧很强大却肚子里没有多少干货的人顶多能写一篇驳论但是要谈到自己的观点那是没有的。
当然,并不是说看得书越多越好。书不能不看,毕竟站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之上不汲取前人谈何超越,但也不能陷入叔本华所言:“将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的情况。后者也是一个值得描述的现象,有些人总喜欢拿一些“名人名言”来反驳别人,这些未经思考就拿来充当论据的话我完全可以举出“另一位哲人”之类说过的话来反驳,这样又有什么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