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地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是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王小波
有人说,文章总担当着教育人的使命,人们阅读文章,无疑是想获得进步,得到感化。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和惶恐。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东西给老百姓当作信仰,可是事实上结果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有都有自己的思维结构,刻意地去营造一些意识形态,不但会让自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且会使思想的土地变得贫瘠不堪。
我想,对于大多数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写作的目的和思考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有人写作是为了排遣孤独,有人写作是为了立言立德,当然还有一些人写作是为了教化别人。但是,我还是认为周国平“让自己与世界建立精神联系”的观点最为贴切,他说,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
总是有人在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和道德意义,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对于道德来说,文章只是一种毫不相干的工具,文章和道德总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刻意地给文学披上道德的外衣,总有重新绑上枷锁的嫌疑,从而限制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文章里面要不要体现道德,体现怎样的道德都是作者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权干涉。我并不反对文章中体现道德,但是我们不该要求所有的文章都该有此意义,就像素食主义者不该要求所有人放弃肉食一样。
赋予文学太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总感觉有种异样。这让我想起中学语文课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课堂上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的思想”,然后大家就开始做笔记。听得多了,以至于现在我看到凡是有这种句式的评论文章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反感。
我们好像向来喜欢这种集体式的意淫,将作者原本没有的意思引申发挥到极致,这种近似疯狂的解读已经远离了理智,这是中国教育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很多时候,有些文字只是前辈们无意中得来的灵感,但是却让后辈在崇拜中肆意添加道德和教化的功能,偏离了原来单纯的文学意义。
我的阅读向来很单纯,就像吃东西,我只想从青菜里吃出青菜的味道,不想吃出海鲜或者其他味道,如果我想吃海鲜了,我会单独去吃,而不会到青菜里寻找。固然我知道有些厨师很高明,能把青菜做成海鲜的味道。写作也一样,虽然有些人能把一篇故事写的很有哲理,也可能把两个人的对话写的很有禅机,但是我却不喜欢看,我想要看哲理我会直接去阅读哲学书籍,我想要领悟禅机,我会直接去看佛学经典,何必要舍近求远,让自己成为捆绑营销的对象呢。或许你会说,带有哲理的故事深入浅出,更便于让人理解,这或许算是一个让人阅读的理由,但是不该成为作者写作的标准,尤其不该强迫和呼吁。
另外,我跟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因为没有组织接收,所以也没有被人迫使该有固定统一信仰,所以在任何时候,我只想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的思维方式,然后进行自我救赎,而不是被别人感化或者去感化别人。总有人喜欢在自己建立的意识形态中当权威,然后用自我权威的地位去感化别人,这种古怪的想法,不但是将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或者圣人,甚至将自己当成了上帝。这种赤裸裸的思想剥削在中国有过一段时间,可悲的是这种剥削并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多的道德感化,相反的是却给中国带来了最漫长的黑暗,有很多父辈至今仍未从这种黑暗中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我还处于青年时期,接触的东西并不算很多,所以尚未形成自己完备的思想体系,当然也跟很多人一样,并不像在此阶段就皈依什么,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涯最后留有一块精神墓地供自己皈依,过早的被感化往往使人限于被动之中,做不得任何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