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节日的假期,更多的人是沉浸在快乐中的。虽然在关于端午的文章里了解到,对于端午节的祝福,根据其历史意义,不应该用快乐,而是用安康更适合。但是节日对大多数人来说,历史意义已经不在重要,能够休息放松更关键,所以祝福快乐好像也无可厚非。
就是这样一个忽略历史,可以选择简单快乐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却如蒙上尘埃一般低落,波动,甚至疲惫。而这一切,却只源于与孩子的冲突。矛盾过后的茫然,心中各种滋味的翻滚,让我有些叹息,也有些无助。难道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就注定是不能和谐与友好的吗?一直立志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妈妈,也提醒着自己,许多时候自己的态度也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可是当遇到事情, 还是会无法自拔,还是完全忘记冷静,歇斯底里。
曾经不只反思过很多次,要注意态度方法,十一岁的孩子已经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听话,顺从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态度,还有自己对大人的意见。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和孩子交流,想听到他心里的声音。可是每当交流过后,我们彼此都反省自己,和平共处一段时间以后,矛盾又会发生。想要做到完全理解对方,真的很难。父母有父母考虑问题的角度,孩子有他简单的理解。特别是当孩子用不以为然的态度,应对自己的歇斯底里的时候,真的感觉很有挫败感,可是,这是战争吗?谁输谁赢很重要吗?
激化的矛盾,是最容易产生裂痕的。冲动过后的反思,也许都不好弥补。所以想到这些,每每又都是后悔的。都说父母与孩子的缘分,是一种分离的过程。想想这些,再看看现在,不就是要分离的开端吗?他们已经不会再那么乖乖的听话,开始讨厌你的唠叨,甚至关心。可是如果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选择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努力的想着办法去与他们做朋友,那么注定就只能迎来他们的不屑与沉默。真的好悲哀,又是那么的心甘情愿。记得昨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生气我都不怎么害怕了,因为你心太软......
唉,做为母亲,有几个是真正能狠下心来的呢?那种出于本能的爱,总是会体现出来。每个过程都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可是当被顶撞,触动,还是会真的觉得痛心。也许除了尽量控制自己,多想想合适的办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待孩子自我的成长了。